★ 世东电气嵌入式直流电源HS-12/DC/Q系列主要为符合装置功率要求的一次开关设备,如:弹簧机构真空断路器、永磁机构真空断路器、电动负荷开关等,提供直流操作电源
▲世东电气分布式直流电源
★ 也可用于小型开关站和用户末端,为二次控制线路,如:微机保护等智能终端、指示灯、模拟指示器等,提供不间断电源,避免交流失电时,导致保护失去作用,解决因操作过电压及谐波等因素,UPS失效,导致的保护失效问题
▲世东电气分布式直流电源一体型
★ 世东电气嵌入式直流电源具市电输入和PT输入两种方式。输出电压从DC220V至DC24V。最大输出功率600W
★ 输入/输出可选:DC220V~110V~48V~24V输出;输入范围AC85~AC265V,灵活适用于PT及市电供电
▲世东电气直流电源分体型
★ 世东电气嵌入式直流电源HS-12/DC/Q系列采用高频电源技术,内置蓄电池自动充电管理模块,自动对电池进行智能均浮充管理,延长蓄电池使用寿命;自监测、自诊断,可当地显示、报警,也可联网通信、报警,实现无人值守、远程管理运行
▲世东电气分布式直流电源原理图
★ 世东电气嵌入式直流电源体积小,安装接线方便,适合分散安装于各类型号开关设备内。可用于小型用户终端,节省占地空间、日常维护方便、降低线路损耗及工程量,为电力系统供电系统提供一种新的参考选择方案
▲世东电气分布式直流电源接线原理图
★ 世东电气嵌入式直流电源HS-12/DC/Q系列可分散安装的嵌入式直流电源安装在智能开关柜的仪表箱内,或户外装置的电动操作箱内,可减少传统集中式电源系统中的电缆使用量,在总台数不多的项目中应用,其总价低于直流屏电源系统;在运行时,减少线损、备件,节约运行成本
★ 嵌入式供电方式,当某一回路发生故障时,其它回路的电源不受影响,避免一旦出现一个点的故障,全站无操作电源,与集中式直流屏相比,可靠性相对提高
世东电气协商定制:电力配网自动化系统用 FTU 、DTU 、RTU、电力智能箱变、环网柜以及其它不间断直流供电
▲世东电气分布式直流电源分体式主机
▲世东电气分布式直流电源一体型
▼参考阅读电池容量的计算方法案例:以一台世东电气嵌入式直流电源HS-12/DC/Q系列,为3台高压柜的直流操作电源为例:
一、假设:
高压柜使用的断路器为VS1型真空断路器,每台高压柜的微机保护及信号灯用电总功率为20W。VS1型断路器的具体参数为:额定电流3150A,额定分断电流40KA,合闸时间不大于100ms,合闸功率不大于468VA;分闸时间不大于50ms,分闸功率不大于368VA,储能时间不大于10S,功率不大于100W,以备用时间为10小时计算
二、参考解:
1)按持续放电负荷计算电池容量。电流大小为:
世东电气分布式直流电源
取可靠系数为1.4,蓄电池容量为:
世东电气分布式直流电源
2)按冲击负荷计算电池容量。电流大小为:
世东电气分布式直流电源
取可靠系数为1.4,查电池放电0曲线得冲击系数为0.78,蓄电池容量为:
世东电气分布式直流电源
3)比较两个计算值知,在本例中蓄电池容量由冲击负荷决定。故选用的蓄电池额定容量为:
世东电气分布式直流电流
4)折算到24V侧,分布式直流电源所需配置的蓄电池容量为:
世东电气分布式直流电源
即选用一台世东电气嵌入式直流电源HS-12/DC/Q系列,配置2节12V的蓄电池,容量选用40Ah。在给3台案例中所描述的高压柜供电时,可备用时间为10个小时;若要求备用时间较短,或断路器合闸电流较小时,电池容量会适当变小,一般推荐配置一台分布式直流电源,容量为20AH~40Ah的蓄电池
世东电气智能电力电源监控系统▼
▲世东电气智能电力电源监控系统
▲世东电气电源智能监控管理电池巡检
世东电气电源智能监控管理界面
▲世东电气电源智能监控管理馈线检测
▲世东电气电源智能监控管理界面
▲世东电气电源智能监控管理电池巡检
世东电气高频/工频在线式双变换UPS▼
▲世东电气工频双变换UPS电源
▲世东电气工频双变换UPS电源
▲世东电气工频UPS电源
▲世东电气高频UPS电源
▲世东电气高频机架式UPS电源
▲世东电气PM系列直流系统功能模块
济南能华机电设备有限公司是一家专业从事直流稳压电源、逆变电源、脉冲电源、高压电源、电力通信电源、开关电源、远供电源、充电机、程控变频电源、程控直流电源、大电流恒流源、码头岸电电源、军工电源、电力测试电源测试系统的研发、生产、销售于一体的高新科技专业化公司,产品广泛应用于家用电器、电机测试、码头船厂、航天航空、电力测试、进口设备、新能源等多种应用领域。 济南能华机电设备有限公司严格执行ISO9001:2001质量管理体系和GJB9001A-2001军工产品质量体系相关标准,始终坚持“以客户需求为导向,以产品质量为依托”,为客户提供快捷的行业解决方案,得到了各行业众多客户的高度赞扬。济南能华机电设备有限公司坚持“科技创新”为持续发展动力,依托“···